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,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
近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(以下簡稱“服貿會”)的賀信中指出,服貿會是中國擴大開放、深化合作、引領創新的重要平臺,為促進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。這指明了服貿會的功能定位和發展前景。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、不穩定、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,中國高舉“開放發展、合作共贏”旗幟,持續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,為全球經濟穩定復蘇注入活力,增加確定性。
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2年以來,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穩定增長,年均增長6.1%,高出全球增速3.1個百分點。中國服務貿易總額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二,進口額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。今年上半年,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2.9萬億元,同比增長21.6%;其中,服務出口總額為1.4萬億元,增長24.6%。上半年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收窄至122億美元,新動能不斷涌現——電信、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順差91億美元,同比增長1.2倍,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加快。
在本屆服貿會上,共有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,比上屆增加13個。其中阿聯酋、瑞士等10個國家首次以國家名義設展。超過400家世界500強及國際龍頭企業線下參展,整體國際化率達到20.8%。在現場,新技術、新成果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展示目不暇給:從全自動核酸閃測機器人到“盜夢空間”元宇宙游戲館;從智能急救車到增強現實虛擬課堂;從高速列車“復興號”動車組到廈門遠海5G智慧碼頭;從人臉識別無接觸式打印、低碳云計算器到ESG碳足跡計算、綠色個人電腦等等。在服貿會上,“引進來”和“走出去”交相輝映、“中國服務”和“國際服務”交流互動的生動場景,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,中國開放的大市場對全球合作伙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。
服務貿易的本質是“向善”的,即堅持開放共享,通過公平貿易方式,將優良的服務、產品、技術、品牌、模式等,提供給更多人便利、實惠地使用,同時讓相關企業獲得合理利潤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隨著生產和服務的網絡化、數字化發展,知識密集型的產品服務、信息服務、文化娛樂服務需求增長很快。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演化的情況下,這類服務的需求進一步擴大。
中國作為人口大國,在服務領域,特別是數字化服務領域,具有明顯優勢,相關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已經走在世界前列?;谌袼刭|的提高和文化消費水平的提升,中國文化創意、文化消費、文旅融合發展也已打開巨大市場空間。這構成了中國相關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質量、擴大規模的優勢。同時,文化信息產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,用戶的良好體驗可以促進貿易增長,貿易增長又反過來促進客戶體驗升級。中國在進一步提升電信、計算機和信息領域服務貿易份額上,還具有較大空間。
本屆服貿會連續釋放重大開放信號,包括制定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,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,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、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,做大、做強數字服務、特色服務等出口基地,加強服務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等。這些重大舉措,旨在建設與高標準經貿規則相對接的開放發展的制度體系。中國希望服務貿易和其他貿易板塊一樣,遵循真正多邊主義思維,促進各國平等互惠、合作發展。
當前,疫情防控壓力仍然較大,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,促進對外開放進程。既要打通制造業領域的各種堵點,也要打通服務領域的各種堵點,盡快恢復服務業的常態,提升居民日常所需的服務消費規模,促進經濟良性循環。
旅游服務是服務貿易的重要板塊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,加強境內外人員往來是一項重要工作。中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,要加強和相關國家的溝通協作,增強各國共同防控疫情的機制建設,以此促進旅游服務貿易和疫情防控相統一。開放發展的中國必將繼續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大舞臺。(責任編輯:華章 安然 宇馨)